剪纸在陕北俗称 “绞花花“,它与春节、婚嫁等喜庆民俗活动密切相关,另外也用于装点美化居室家具。耍过年了,家家户户洒扫庭除,辞旧布新,扫窑之后糊上白白净净的新窗纸,再贴上红红绿绿的新窗花,加上红灯笼、红对联,窑洞人家宴时布上一片春光。娶媳妇嫁女,少不了巧剪大红“嚣“宇及莲生贵子、鸳鸯戏水等团花,将洞房点缀得喜气盎然,“催妆“漠漠、儿女摸摸、离母糕、嫁妆上都要摆贴剪纸花花。平日里,巧手婆姨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爱、对世事的情用剪子、彩纸表达出来,贴于炕围、窑顶、神拿、箱柜、米仓。面囤上,在黄土地、窑洞的大块褐黄底色上,添上这红绿剪纸 “花花“,一下就跳出了亮点,挑出了新鲜,那是让城里人都羡慕不已的美。
陕北剪纸内容丰富,题材多样,飞禽走兽、花鸟草虫、日用器具、山水、人物、传说故事、戏剧情节都可以进入剪纸。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完全不识字的大嫂、大娘们凭借她们的生活阅历和对世事的理解,发挥聪明智慧进行巧妙构思,大胆取舍,将世间万事万物浓缩于剪下,流淌出厂幅幅妙不可言的剪纸花花。其创作手法或夸张或借喻或联想,如行云流水般自然;其操作技巧或直剪、楼空,或用月牙纹、云霓纹、锯齿纹、城垛边,似花团锦簇般美丽。而其出心举意则离不开祈祝平安吉祥、希冀美好幸福,民俗心理意识总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。
活跃在剪纸画面上最多的动物是十二生肖及鹿、象、狮、鱼、鹤、燕、鹊、鸳鸯、蠕蠕、蝴蝶、蜘蛛以及想像申的腆磷、凤凰;最多的花木是牡丹、石榴、葫芦、莲花、梅、菊、松、竹、桂、桃、佛手;最多的神袱是八仙、和合二仙、南极仙翁、刘海、麻姑、财神、土地;最多的人物是秦叔宝、尉迟恭、水游好汉、抓譬娃娃;最多的图符是八卦、双喜、云钩、勾连万宇等,皆与吉祥寓意相连。十二生肖与人的关系太密切了,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已蛇、午马、末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,每人都有一个吉祥物;马、牛、羊、鸡、狗、猪叉楚农家不同歇少悯生活伙伴,难怪它们年年春节变着花样登在窗格上,或憨拙可爱,或空灵剔透,莫不喜气洋洋。
谐音和象征是剪纸最常用的方法,春节剪一幅幅 “鲤鱼戏莲“、“牡丹宝葫芦“大窗团花及秦叔宝、尉迟恭门神图,祈盼连年有 余,丰衣足食,富贵盈门,家道兴旺,室宅平安,人寿年丰。男婚女嫁的人生吉日,除过大红“喜喜“字外,再剪“龙凤呈祥“、“并蒂鸳鸯“、“桂花石榴“、“ 腆磷送子“、“蛇盘兔“,祝福新婚夫妇相亲相爱,百年好合,连生贵子,多子多福多富贵。日常生活中,人们总是把福、禄、喜、寿,生财、平安作为最美好的企盼。心灵手巧的婆姨们剪骗蜡、佛手、天官赐福图案表示多 “福“;剪梅花鹿、猴 骑马、鲤鱼妖龙门象征得 “禄“、“马上封侯“、“鱼龙变化“;剪鹊登梅枝含意 “喜气临门“;剪仙桃、南极仙翁、麻姑捧篮,祝 老者健康长寿;剪刘海戏金赡,恭贺财源茂盛;剪竹枝、花瓶、马鞍代表 “祝报平安“;剪松鹤竹鹿寓意 “福寿同春“;剪狮舞虎啸 以避邪镇宅,消灾免难。
陕北剪纸因地域不同或个人技巧、意趣有别形成多种风格,比如三边的剪纸精巧纤细,工于传神;绥米的剪纸淳朴粗扩,突出 夸张;安塞的剪纸质朴敦厚,古风悠长。但不管是哪里的剪纸,都有一种共同的审美价值,那就是造型简练、·概括,韵致古朴、 优美,变化多端、有情有势。